载入图片

优良食味水稻育种创新团队

团队编号
10347
工作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单位类型
其他院所
研究方向
优良食味水稻育种团队成立于2003年,所在学科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重点学科,依托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东中心、国家优良食味水稻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部省级平台。以“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培育”为目标,“绿色安全保优栽培技术”为保障,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1、 理论层面。发掘长三角地区高产粳稻优良食味的关键基因,发明优良食味与抗病、高产相结合的聚合育种方法。 系统研究影响食味品质的关键因素,建立稻米食味品质的科学评价体系,阐明了半糯基因Wx-mp背景下精细调控直链淀粉含量的分子机制;发明了优良食味半糯基因与抗病、高产相结合的高效育种方法,为培育优良食味粳稻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2、应用层面。选育优良食味高产抗病粳稻新品种 利用高效育种方法,持续推进优良食味高产抗病粳稻新品种改良与选育工作。先后育成南粳46、南粳9108、南粳5718等品种20个,已在苏、沪、皖、浙、鲁、豫、鄂等地广泛种植。7个品种通过农业部超级稻认定,4个品种年被列为全国粮油生产主导品种、2个品种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3、推广层面。研发良种与良法配套品质保优关键技术 针对半糯型粳稻品质特性,研究半糯型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品质保优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结合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新品种示范和推广工作开展水稻生产需求调查,进行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学术讲座等科技服务活动。
关注
团队简介
张亚东,博士,研究员,粮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东中心主任,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南京综合试验站站长,国家优良食味水稻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主任,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5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8人、助理研究员2人、科研辅助人员3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8项。发表论文40篇,获专利授权4项,获植物新品种权24 项,审定品种12个,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团队首席专家为王才林研究员,团队研发的高产优良食味粳稻南粳46、南粳9108、南粳5718、南粳9308等品种,年推广面积1300万亩,占江苏1/3以上,累计推广超1亿亩;南粳品种食味品质以其“柔香糯”的特点,引领了长江中下游粳稻区的优良食味半糯粳稻育种新方向,荣获30项全国性食味品评金奖,推动了“水韵苏米”、“射阳大米”等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团队与江苏天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高科种业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品种转化经费达4000万元。
参展成果

                                        

骨干成员

姓名 职务/职称 方向
朱镇 研究员 水稻遗传育种
赵凌 研究员 稻米品质分子机制
李余生 研究员 高产粳稻育种
路凯 副研究员 耐盐水稻分子机制

在研课题

课题名称 科技计划名称
水稻体系南京综合试验站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优质粳稻提质减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
调控稻米直链淀粉含量QTLqSAC3的克隆和效应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优良食味高产多抗粳稻新品种选育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
南粳系列品种稻米食味品种提升的关键技术研究 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资金
广谱抗稻瘟病优良食味中粳稻新品种选育 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

重大成果

成果名称 所获奖项
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选育与推广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高产优质食味粳稻南粳46、南粳5055和南粳9108的创制与应用 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优良食味粳稻南粳系列品种的推广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
优良食味半糯粳稻直链淀粉含量调控的分子机制 江苏省农学会技术创新一等奖

团队带头人

姓名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部门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联系方式

联系人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地址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